中国入世12年,国外众多护肤品品牌纷纷的进驻中国。中国护肤品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目前国内的护肤品厂家是如何营销的呢?
一、针对大卖场和商场专柜
以大卖场和商场专柜为销售通路的护肤品厂家,基本上都是实力较雄厚的品牌,一方面注重广告引导,另一方面强化终端促销力度,也有部分资金实力薄弱营销资源匮乏的厂家,在目标区域市场,以强化终端销售力度为主要手段。国内护肤品厂家在经过了梦想一夜之间全国山河一片红的浮躁、头破血流之后(广州的千姿莲品牌在2000年-2001年即有类似盲目扩张的激进,原有市场立足未稳,新开发市场又遭惨败),注重区域的重点突破将成为一种趋势。表现在同一区域内,追求单点产出,将一些有潜力的售点培养成样板终端进而带动其它售点的销售。由于大卖场和商场专柜的竞争激烈,终端执行力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但终端执行力是一个企业综合资源的集中体现,从总部、区域经理、终端主管到促销员,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将导致企业执行力的弱化。一线工作不到位,执行力薄弱成为困扰诸多企业的问题。
但国内护肤品尽管欠缺全国性表现上乘的企业(小护士、东洋之花除外),但在各个区域市场都有一些操作成功的品牌,他们注重目标区域市场的精耕细作,以农夫种田的模式将一亩三分地做精做透,企业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如广州颜庄、深圳兰亭在浙江、逸肤雪在陕西、西安圣梦在新疆,均有不俗业绩。典型的是名不见经传的“小青”品牌,以每个县配备本土化业务员、费用承包的形式,在浙江省取得了年销售3000万元、纯利1000万元的成就,让诸多护肤品厂家大跌眼镜。调动销售链各环节的积极性、长久保留一线激情,强化终端营销气氛的营造、促销队伍的强化,辅之以少量广告投入,是它们的共同特点。
二、专卖店和小经销商的困惑
(1)价格穿帮,遭遇竞争。由于销量有限,无法直接向厂家进货,大部分货源从批发市场采购,无法确保利润隐蔽性,更为头痛的是,一旦产品出现旺销势头,其它专卖店势必进货销售,打破垄断销售局面,出现价格穿帮,不得不放弃该产品的经营,重新寻找品牌。
(2)难以和厂家共同树立品牌形象。出于树立自我品牌的原因,专卖店和小经销商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扶持品牌的发展除,在确保利润的前提下,也开始注重品牌形象的树立。但流通市场的批发商大都欠缺品牌意识,无法满足专卖店的愿望,而与厂家又因为销量有限,欠缺与厂家沟通的资格。
(3)针对专卖店和小经销商的困惑厂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封闭操作、区域保护和毛利保护、低折扣供货;在合理的销售指标下,确保一定区域的独家经销权;不对全国任何一家批发市场的流通渠道供货,对市场窜货制定严厉处罚措施,以保护经营者利益,确保利润的隐蔽性;降低经销资格的门槛,许多厂家地级城市的首批提货额只在2万元。
注重品牌形象的树立在合理费用的前提下,协助专卖店和小经销商树立品牌形象,如授予总经销或特约销售点的证明,配备一定比例的灯箱片、赠品、POP等促销物料,定期安排统一的促销活动,定期或不定期予以营销指导,在全国媒体投入少量广告。
注重产品的开发,讲究配套组合,产品系列性,品种齐全;包装精美,卖相好;有独特卖点;并且不断推陈出新,定期有新品面市。
市场经营费用由专卖店或小经销商自行承担,厂家不承担终端发生的任何经营费用,以确保企业费用控制。
厂家针对专卖店和小经销商通路的营销策略正在雏形之中,在小经销商通路方面,以上海美臣、依琳娜为代表的上海中小化妆品企业和深圳姬丝化妆品公司,已经取得不俗业绩。由于迎合了许多人做小老板自己创业的需求,生意红红火火,甚至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均有专柜销售。运作好的企业年销售额在2000--3000万元,在几乎没有任何市场风险的情况下,利润率在25-30%,其效益颇为可观。
来源:中国行业研究报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