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锡财:前一段时间去某县级店参观,发现店内人气非常旺、店销自然也相当不错。但出人意料的是其店铺货品及陈列却没有出现杂乱和缺货的现象。老板说:为了保证陈列整齐及货品完整这个店每天上午和下午要配两次货。这种情况是屈臣氏等大连锁根本做不到的事情,也许灵活和快速正是小店对抗大连锁有效地武器之一。
观点:是的,这个例子表明:化妆品店首选是品牌定位,消费定位,根据区域环境准确定位,不仅是市级店,就算是省级店也不一定能够做到每天保证陈列整齐和货品完整供消费者选择。 化妆品店只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将产品铺到消费者心中,回归消费者本身,在终端培养忠诚消费者,给消费者最便捷和灵活的选择,即使是在二三线城市里的小县城也能对抗大连锁。
宣亚:上周见了一个快消新品牌的营销负责人,很有感触:中国本土快消企业真的是靠渠道体系拼刺刀拼出来的,他们在产品与渠道策略布局上异常强悍。但一说到品牌策略,就只能想到CCTV的广告、户外大路牌以及赞助各种活动。也不能说人家不对,在国情下这些或许是最实效的,但这种粗放策略真的能养出一个好品牌?
观点:任何一个品牌的建立,都需要回归到消费者本身,将产品铺到消费者心中。当然,本土快消企业的销售和执行方面与习惯和经验有关。我们有较多的经验和传统。品牌理论在国外历史不长,只能打出基于广告印象的牌子,但这样是成不了品牌,大众消费者只是凭借印象在产生购买需求时才会想到,一旦失去广告的支撑或者广告有了负面,原本没有忠诚度的消费者就会转购买其他同类产品,这样就永远形成品牌。
韩明华:外资品牌国产化,降低成本,降低折扣,下沉至三四线市场且供货折扣基本接近国内品牌时,终端商还会卖谁?消费者还会买谁?绝非危言耸听。传统渠道国内品牌的竞争优势以后还会有多少?反观韩国市场他们的国内品牌,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呢?
观点:目前在韩国,大量的高档洗发和日用换洗用品都是通过电子商务、直销、电视购物等无店铺销售的形式推销出去的,这其中,最先抓住机会且获益最大的仍是韩国本土的化妆品企业。无论是从韩国化妆品产品的开发还是外观的设计还是产品使用方面,韩国企业都在不断地对他们的消费者进行分析和研究,充分考虑消费者的意见和潜在需求,以发挥自己对本国消费者更了解的优势。